孩子呱呱坠地的时候,捧着他的脚丫子,就好像已经看都他张开稚嫩的双臂朝自己飞奔过来;孩子扶着墙壁磕磕绊绊的学走路的时候,就仿佛已经看到他在操场上和伙伴们嬉戏的神采飞扬的画面;孩子背着书包站在校门口挥手时,似乎已经看到孩子出人头地的那一刻。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他们在脑海里构思过超过一千幅、一万幅孩子长大成人后样子的画面,但他们从未想象过,老之将至,有一天,全身上下插满针管躺在寂静的病房里的画面;他们从未想象过当口水连同食物一起流在饭桌上,儿子、儿媳嫌弃的画面;他们从未想象过,在几十个夜不能寐的晚上,只是为了听听电话那头儿女的声音的画面……
我出生在一个小小的村子,成长在一个非常传统的家庭,简单来说就是父慈母爱。父母亲都是农村人,书念的少,成长的过程中没有给我讲过深刻的人生哲理或人生经验,但在这个充满温暖的小环境里,我耳濡目染了什么是尊敬和孝敬,并且我也学会了如何去实现尊敬和孝敬。小时候,我把这些行为当作习惯,慢慢长大,我知道这些习惯已经变成了修养,而且是一种公认的美德。
当然,在成长的过程中,我也听说过虐待、遗弃、冷暴力,但我真的没有真真切切的目睹过,直到今天的工作,我才有机会去亲身感触。来法院一年半有余,遇到第一个赡养案子,老人年过八旬,一纸诉状将五个儿子全部告到法庭,法庭接到老人的诉状后,就急案急办,因五位被告均不在原居住地居住,而均在县城居住,老人也讲不清楚儿子在县城居住的具体地址,法庭只好通过该村村委会主任等其它方式电话联系五位被告,但仅仅联系到老大和老三,其余均无法联系上。后老大和老三电话关机,又联系不上了,因老人还未吃饭,法庭给老人安排了食宿。在询问老人期间,庭上的同事打趣的吓唬老人,儿子既不给钱,又不给吃饭,干脆送到拘留所算了。谁知老人当真了,着急的用树枝做成的拐杖在地板上“邦、邦、邦”的敲,说可不能关进去,儿子以后还要给他送终。由于联系不上老人的子女,院领导考虑到老人年龄大,安排在旅店也不放心。就安排警用车辆将老人送回家,可是老人再三拒绝,他担心这样让儿子脸上不光彩,最后在领导的劝说下,老人屈服了。送老人回家的途中,庭长让我在路边的馍店给老人买些馒头,临走时还在单位食堂还打包了几个小菜。我开玩笑的讲,法院都快变成扶贫办了。可是接下来我震惊了,警车一路驶过新农村,最后在逐渐远离新农村的地方停车下来。老人带我们来到他的家,是坐落于新农村后面的两口窑洞,没有围墙,没有大门,庭院残砖枯草,能看到一条被微微踩出来的路,窑洞上方的通风口用纸糊着。老人从怀里摸出钥匙,打开窑门,约摸两三分钟后找到了灯线,向下拉了几次,电灯最终亮了,这时窑洞里面的景象全部映入眼帘。进门右边是一张土炕,没有席子,土炕上面电线凌乱的交织着,还摆放着几个水瓶,紧挨着土炕的是一个灶台,明显已经无法生火了,碗筷就放在灶台旁边的地上,再往里面看,用两条长木凳支起了一个案板,上面洒满了面粉和灰尘,看的出,老人平时自己做饭,但案板上活好的一团面已经干出了裂纹,我猜不出是几天前活的面,还有买的大约10来个馒头,全都发霉了,我们将带来的馒头和菜放在了案板上。窑洞最里面放着一辆脚踏三轮车,旁边堆着脏衣服,老人就在进门左边的一张单人床上睡觉。整个窑洞的地面上几乎没有可以落脚的地方,所以我不能肯定这是一个家,一个称得上可是可以睡觉、吃饭的起居地,但事实是老人睡在这里、醒在这里、吃在这里、笑在这里、难过也在这里。天色已经很晚了,放下东西,叮嘱老人几句后,我们便动身离开了,老人起身站在窑门口,我听见一声接一声的“谢谢”“谢谢”,刚走出约六七米远,庭长突然停住,让我将100块钱给老人送过去,我跑回去将钱放在老人手中,便急速的跑出来,上车时,我看到老人走出窑门口,再次双手合十。
我不清楚,这个案子最终的判决结果是什么样,执行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阻碍;我更加难以想象,老人能否等到子女们醒悟的那一天,老人的子女们何时才能领悟到“子欲养而亲不在”的痛楚。晚上,我在单位的微信群里上传了一张老人站在窑洞门口双手合十的照片,一个同事看都后评论,法院是讲规则的地方,在坚持规则的前提下,需要给爱找一个合理的安身之所。的确,如何巧妙地处理好这起关系到老人与子女感情维系的案件,不仅需要法律的“义正严词”,更需要法官的智慧。
明天又会开始新一轮的忙碌,也许很快我就会模糊今天的见闻,但此时此刻,留在心底的只剩下一句话了。
愿天下的老人都能享有一个安详的晚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