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豆大般的雨点噼噼啪啪的敲打在挡风玻璃前,任凭雨刷如何尽情的来回摇摆,视线依然受阻,无奈之下,司机师傅只能减档、轻踩油门,缓缓而行,这时我们前往被告家中送达法律文书突遇疾风暴雨的一幕;
烈日炎炎,骄阳似火,提着公文包,我们穿行在县城的大街小巷,一口气爬上六楼,使劲全身力气敲门,无人应答,这也是我们顶着高温天气寻找被告送达法律文书的一幕;
寒冬腊月,蜿蜒的山路背阳面全被冰雪覆盖,只有来往的车辆压出的两条车痕供人们行使,即使轮胎上装载防滑链,驾驶员师傅依然不敢放松警惕,这也是我们在冰天雪地前往被告家中送达法律文书的一幕;
寒风凛冽,冷风割面,农村的街道上没有一个人,为了找到被告的身影,我们不得不接二连三额叩响群众家冰冷的大门,希望他们为我们指明方向,这亦是我们冒着严寒在送达法律文书中常见的一幕;
……
以上的情景,对于来自基层的以及现在依然在基层战斗的法官、书记员而言,早已见怪不怪,因为他们最不缺的就是实战经历。前几天,同事分享了一篇微信公文《送达,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》,该篇文章行文诙谐幽默,道尽了基层法官在送达道路上历经的九九八十一难,文末,作者没有展望自己对将来送达道路上抱有殷殷期盼,只是“求安慰”,反而更加凸显出当前法院在有关法律文书送达过程中面临的困境,以及在此困境下,法官们的辛酸与无奈。看过此文后,顿时百感交集,感同身受,因为,目前的我在送达的道路上也是是四处碰壁,就差头破血流了。
犹记得我们驱车四五公里只为了一觅被告的身影;犹记得我们叩门半响无人应答的场面;犹记得被告不予配合,当面撕毁法律文书的情景;犹记被告破口大骂,甚至舞刀挥锹的场面;犹记得我们曾坐在地上、伏在窗台上、趴在后备箱上记笔录的场面;犹记得……这些都是专属于法院人的秘密,没有人知晓,更难有人理解,我们的法官除了坐在法徽下面敲法槌,除了加班加点写判决,除了参加各种大小会议,还要陪被告们玩“捉迷藏”的游戏。
现在,我没有多余的时间向大伙倾诉或求安慰,也没有时间继续吐槽送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打击,因为,我又要去送达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