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一年,我们有时在法庭里。
“我的诉请以答辩意见为准,离婚是这次起诉最主要的目的。”坐在原告席位上的方某一边低声抽泣,一边向法庭做最后陈述;
“我们已经有两个孩子了,我希望原告能慎重考虑,给被告一次改正的机会,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,希望原告能撤回起诉,若原告不同意撤诉,被告希望法庭给其一次重归于好的机会,判决不准离婚。”被告肖某面向审判长,真诚的说出上面一番话。
“因双方意见差距大,且原告当庭情绪不稳定,故本案不再当庭调解,庭后可进行分头调解。现休庭,若本案能调解处理。则调解结案,否则改日宣判。”李审判长说完最后一句话时,时间已经指向了十二点五十五分,正午的太阳开始射进法庭。
这一年,我们有时在调解室。
“尺有所长,寸有所短,小夫妻俩不管因为什么吵架,都要学会自身反省、互相包容,离婚是最愚蠢的做法,也是最伤害夫妻感情的做法。你出嫁的时候我和你妈就叮嘱你,要好好过日子,如果真到了非离不可地步,你也要反思自己,咱农村人常说“一个巴掌拍不响”,婚姻维持不下去了,不是一个人单方面的过错。我和你妈一起过来提起过离婚……”,坐在家事审判调解室沙发上说话的人正是叶子的父亲。叶子没有告诉自己的家人就起诉到法院要离婚,叶子的父亲从亲家处听到消息后,拉 着叶子来到法院。
叶子的起诉状写的确实很简单,几乎反映不出她和丈夫感情不合的具体事实。一个上午的时间,我们和叶子、叶子的父亲在调解室里劝导叶子,最后,叶子当着父亲的面撤回起诉。
这一年,我们有时在路上。
还是一起离婚案件。从原告陈某的诉状和与被告池某的通话中,我们了解到,池某是肝癌晚期,身体状况很不好。初步了解到此情况,我们决定开车前往被告家中,一方面给池某送达起诉状副本和开庭传票等应诉材料,一方面为了在开庭之前了解、调查清楚一些事实真相。到达池某所在的村子后,我们首先前往村委会,寻找村干部打听了池某家里经济情况,随后在路人的指引下,找到池某,此时池某正好在地里摘菜,为了节省时间,书记员火苗克服没有桌椅的限制条件,俯身趴在车尾做笔录,李法官站在田地边,结合诉状及刚才在村委会了解的事实,对池某的近几年的婚姻状况、病情及治疗情况有侧重的进行了询问。塬上的天空在下午时分还是分外的蔚蓝,可是即将西下的太阳依然那么毒辣,照在车身上,反射的光线刺的火苗眼睛发酸,但是火苗坚持做完了整整四页笔录。
这一年,我们有时在监狱、有时在强戒所、有时在……,这一年,我们还真是“无处不在”。
这一年,虽然我们无处不在,可是却很“无聊”。上一个案子刚送走一对吵着要离婚的小夫妻,下一个案子又是已经迈入中年的夫妇要求离婚,桌子上摆的案子没有任何悬念的都是等着排队离婚的,我们的工作中心紧紧围绕“离婚”展开。
这一年,仔细回味一下,其实也很有聊。有时候一个上午的时间花费在法庭上听双方你争我吵,只为了能更清楚的还原事实真相;有时候在调解室里,周旋在双方当事人及其亲朋好友之间,只为了争取双方早日和好;有时候驱车几百公里,远赴监狱或者强戒所,只为了避免一个家庭的破裂;有时候在云淡风轻的日子外出寻找被告送达传票,也只为了早日实现“案结、事了、人和”,有时候周末时间,大家集体下乡扶贫,也是为了响应党中央“打赢脱贫攻坚战”;有时候送法下乡,也是为了让法治理念更深入民心。
这一年,我们无处不在,来年,我们将继续无处不在。